當前位置:首頁 > 雕塑資訊 > 雕塑知識

雕塑知識

傳統雕刻

藝術資訊

名家訪談

雕塑.設計大賽

石雕

玉雕

木雕

招生咨詢

QQ:點擊發送消息給對方848342045
電話:010-61323688  13641090826
企業QQ848342045
聯系人:李老師  劉老師

雕塑知識

[雕塑學習]初學雕塑應了解的雕塑知識

時間:2012-07-09 22:07:31  來源:雕塑學校  瀏覽數:

 雕塑造型藝術之一。是雕刻和塑造的總稱。

雕塑的制作方法
1.備泥加工
    把直接自地下的泥去掉雜質,用木槌,木棒敲砸進行人工搗煉,有條件的可用搗泥機加工.太濕的泥,要先放在室內通風處,讓泥土吹干達到合適的濕度;太干的泥則要泥土砸碎,放在容器內,澆上適量的水浸泡,然后再進行搗煉.最后要使泥土達到軟硬適度又不粘手為佳.加工好的泥塊要放在缸內或其他盛具內,用濕布或塑料布蓋好以保持一定的濕度,備用.
    2.搭內骨架
    搭制骨架常用木,木版,鐵絲,鋼筋,鐵釘等.泥塑的骨架像人的骨骼一樣,起著支撐和連接的作用,它是泥塑的基礎條件,不可忽視.
    搭骨架要注意:
    <1> 骨架要牢固,以保證泥塑的穩定,上泥后不傾斜,不倒塌.
    <2> 堆泥后要使其既不掉泥,又不露架.
    <3> 要體現雕塑的大體形狀.
    <4> 所搭骨架要簡單,便于變動和制模時拆架.
    3.上大泥堆大形
    泥與骨架備好以后,就可以動手上泥了.先在骨架上噴一次水,以便泥塊與骨架能牢固地結合,不易掉落.
    上泥時,將泥塊一塊一塊地堆貼在骨架上,用手按緊,拍實,然后層層加泥,用木槌或拍泥板將泥砸實帖牢.
上大泥時,要從大處著眼,從整體入手,切忌縮手縮腳,陷入到局部細節的塑造中.
雕塑是三維的實體,每添一塊泥都要照顧到各個視角之間的關系,要經常轉動雕塑臺,不斷進行觀察比較.泥不要一次堆足,只要堆出大形即可.
    4.深入塑造
    在大的形體與比例為準確的基礎上,便可進入深入塑造的階段.
    隨著局部和細部的深入,使泥塑的體量逐漸到位.做局部要經常與整體比較,使局部服從于整體.
    在深入塑造的過程中,要不斷調整和把握整體與局部的關系,處理局部與細部的關系,也要反復推敲,始終掌握"整體-局部-整體"的原則.只要整體把握得準確,局部才能做的正確,而局部做準確了,也更充實完善了整體.
    往往在深入刻畫局部時精力十分集中,常在一個面上塑造時間太久而忘了轉動雕塑臺,這樣越是做得細致,體積也越容易拉平.所以要注意始終保持整體的觀察和塑造.
    另外,要注意對稱關系,可在泥塑上畫中心線來檢查,比較和修正.
    5.調整統一
    在深入階段,難免會出現某些局部的細節表現得過分突出,形體的大轉折被削弱,形體間缺乏連貫或處理僵硬等,在調整統一階段就要把它調整到整體的大的關系上來.
    泥塑圓雕在制作過程中要注意經常對泥塑作品噴水,特別在夏季水分容易揮發,更要定時噴水,使泥始終保持在合適的干濕程度,以便塑造形體.在冬季氣溫低,泥塑如不注意保暖,經凍結,整個泥塑會松裂,所以要在暖和的室內工作室工作,這樣泥塑才不至于松裂.每次工作結束以后,要用塑料布把泥塑包好,使泥塑不易干裂,其水分不易揮發,以便繼續塑造.
 
泥塑問題
  1.泥塑理念
  長期以來我們的泥塑課把人體寫生訓練作為泥塑課的主要內容,并把人體結構作為評判標準。按照人體自然形態所包括的比例、動態、及解剖結構來要求學生。將對人體摹寫的準確生動作為標準。從觀察到理解始終把人體本身的造型作為泥塑表現的最高要求。但是卻忽視了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那就是—雕塑的語言。我在這里是把人體的語言和雕塑的語言區分開,為什么要這樣區分呢?讓我們先回顧一下雕塑藝術的發展。
  從古希臘到羅丹,即所謂的古典主義時期,雕塑的語言就是人體的語言。人體一直是雕塑的唯一重要命題。然而從羅丹時期特別是羅丹后期的藝術實踐中,人們逐漸看到了一種獨立于人體語言之外的雕塑語言。如《巴爾扎克》習作系列(Nude Balac Study .1896)(圖0-1)、《舞蹈者》系列(Dance Movement A—D.E—H 1910—1911)(圖0-2)。很明顯的可以看出羅丹已經把注意力從表現人體骨骼肌肉的生動變化和人物情感的矛盾沖突轉移到人體自然運動中形成的團塊和形式感上來。另外羅丹此時已經注意到了雕塑材料本身的特性和材料的塑造過程對作品的所產生的影響,開始尋找人體以外的雕塑語言和泥塑過程中存在的材料感。這種對于材料的覺醒對于后來的雕塑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雖然我們今天習慣把羅丹看作是古典主義的最后一座豐碑,但無論是羅丹的的藝術追求,還是對法國學院派嗤之以鼻的態度,都是在力圖擺脫古典風格的影響,我們把他的藝術看作現代雕塑藝術發展的曙光。但是羅丹本人并沒有完成這種從人體語言到雕塑語言的轉變,而是將這個問題留給了后來的馬蒂斯和布朗庫西。在談到羅丹對雕塑發展所起的作用時,不能不提到另外一位與他同時代的重要藝術家,德加。雖然他被公眾看作是一個印象派畫家,但是對現代雕塑的啟發從某種意義上甚至超過羅丹。
  2.泥塑訓練的目的
  在泥塑訓練中(人體寫生為例),要使學生將對形體的感覺和材料的感覺結合起來。用手中的塑泥來塑造一個來源于模特又脫離模特且獨立于自己主觀意念之外的嶄新的東西。
    3.泥塑訓練的方法和內容
  在泥塑教學訓練中從方法上我采取因材施教結合興趣教學,使學生保持清醒頭腦,有感而發、不摳不磨、見好就收。所謂“見好”的標準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雕塑語言的表現力,能夠在作品上展現材料感與造型的統一,能體會到泥性和塑造過程本身給我們的啟發。我們應該在訓練中適當考慮淡化寫實概念,不要讓寫實能力的訓練成為感受雕塑語言的障礙,要鼓勵學生找自己的感覺,用自己的雕塑語言做自己的雕塑。教學的方法和內容是成因果關系的在教學內容上首先我特別強調單純的看“坨”,不在感覺中加上對人體解剖的分析。這里“坨”的概念包括體積感和重量感,特別是重量感與材料感有著密切的關系。在以前的素描訓練中,有“寧方勿圓”一說,而現在在泥塑的訓練中我則提出“寧圓勿方”,這是為了克服在塑造過程中“分面”的現象。因為這種“分面”的方法破壞了我們感受形體的單純性和完整性,也違反了自然存在的根本法則,即蓋斯頓。貝切拉德(Gaston Bachelard)所說的“世界的渾圓性”。因此我要求學生“看坨”、“做坨”、并且徹底擺脫用塊面來拼湊形體的毛病。只有這樣才能理解我提出的以手中的泥來表現對自然的感覺這一雕塑理念。在我看來,人體的形態變化是由不同類型的坨組成的,這和我們手中的泥坨是同樣的存在狀態,這樣理解就很容易把對人體的坨感用手中的泥坨表現出來。
  其次在在任何時候、任何階段都不能忽視泥的可塑性和材料感。泥塑的定義就是我們對自然的感覺通過手的用力作用到泥上,形成了泥在空間中嶄新的存在。因為泥本身所包含的材料語言能夠啟發我們的空間想象力,使我們的作品能具有一種脫離于人體解剖之外的雕塑語言。塑泥作為自然的一部分,它不僅能表現人體造型,而且也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就像石頭、木頭、青銅一樣,它本身的自然屬性(包括可塑性、重量、質感)使我們在塑造過程中獲得一種最直接塑造快感。
外國近現代雕塑
    外國近現代雕塑藝術以歐洲最為突出。它曾經產生了一批杰出的雕塑家和優秀作品。作為歐洲近代雕塑藝術的代表作,可以三位法國雕塑家,即烏東、呂德、羅丹的《伏爾泰坐像》、《馬賽曲》、《加萊義民》為例。它們分別代表了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三大藝術流派。現代雕塑可以法籍羅馬尼亞裔雕塑家布朗庫西的《波嘉尼小姐》、法籍俄裔雕塑家扎特金的《被破壞的鹿特丹市紀念碑》、英國雕塑家亨利•摩爾的《國王與王后》、美國雕塑家里維拉的《無限大》為例,它們從不同方面生動地展示了現代雕塑藝術向多元化發展的趨勢。
    法國近代著名肖像雕塑家烏東的《伏爾泰坐像》,是為法國杰出的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創作的全身像。當時伏爾泰已是84歲高齡,且剛結束了長期被放逐國外的流浪生活不久。所以,雕像自然地流露出伏爾泰明顯的老態和瘦弱的身軀。但是,通過他神采奕奕的臉部表情,特別是他那似能洞察一切的敏銳的目光,人們仍能感覺到這位反對封建專制的不屈的斗士的聰明才智。他身穿的古羅馬式的長袍,既自然地掩蓋了老年人形體上的缺陷,又使雕像具有雄渾、莊嚴的風格。他頭上的一條象征不朽的束發帶,加強了這位杰出思想家巨大的內在精神力量。
    法國近代著名的浪漫主義雕塑家呂德的《馬賽曲》,是為巴黎大凱旋門創作的著名浮雕。它原名《1792年義勇軍出征》,表現1792的法國人民在反抗普魯士和奧地利等封建帝國的戰爭中,馬賽的義勇軍開赴巴黎參加保衛祖國的戰斗的歷史事件。整個作品分上下兩層:上層是象征法蘭西和資產階級民主、自由的女神,她右手執劍、指引著前進的方向,左手高舉,大聲疾呼號召人們奮起保衛祖國。她像疾風一般騰空向前的姿態,具有銳不可擋的氣勢和不可征服的力量。下層是奔赴疆場的戰士的行列。其中最突出的是卷發蓄須、高舉戰盔的老戰士和他身旁的無所畏懼的少年戰士的形象。他們是男女老少萬眾一心的法國人民的象征。整個浮雕的構圖復雜而嚴謹,依靠人物的彼此交錯遮掩造成了一種千軍萬馬的宏大氣勢。它成功地反映了法國大革命時期廣大人民群眾昂揚的斗爭精神,從而使它成為歌頌法國人民為祖國自由而戰的英雄紀念碑,在世界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法國近代最杰出的雕塑家羅丹的《加萊義民》,是一座表現愛國主義和崇高的自我犧牲精神的英雄紀念碑。它取材于十四世紀英法百年戰爭中,加萊城的六位市民為挽救全城人的生命勇于犧牲的歷史事件。羅丹打破了傳統的紀念碑雕刻常以單獨的一座人像和運用象征的手法的框框,采用了以寫實的手法著重表現六位義民即將英勇赴難時的各種不同的情感反應。整個雕塑沒有固定的正面,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它以深入的心理刻畫和強烈的性格表現為其重要特色,樹立了近代紀念碑雕刻的范例。
    布朗庫西的肖像雕塑《波嘉尼小姐》是西方現代主義雕塑最早的優秀作品之一。它的最大特點是形體的高度的單純化,即形體的塑造只要能表現出對象最基本的特征即可,不必再考慮其他的細節。它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對雕塑藝術的傳統觀念。所以,西方美術家稱布朗庫西為“西方現代雕塑之父”。
    亨利•摩爾的《國王與王后》,也是一件典型的西方現代主義風格的雕刻。它被安置在蘇格蘭的丘陵地帶的一個山坡上。作者不僅運用現代主義美術常用的夸張、變形的手法,而且從原始藝術中吸取靈感,把原始藝術的稚拙的風格與現代單純的風格結合在一起,表現出國王與王后的尊嚴而又神秘的氣息。
    扎特金的《被破壞的鹿特丹市紀念碑》是一座獨具特色的現代主義風格的城市紀念碑。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荷蘭著名港口城市鹿特丹為重建被德國法西斯嚴重破壞的城市,提醒人們永遠不要忘記這場戰爭的災難而興建的一座城市紀念碑。作者出于對德國法西斯的強烈仇恨,大膽地運用了立體主義美術的手法,對形體作了夸張而又富有表現力的處理,其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追求形式的美感,更重要的是正如作者自己所說的:“此乃針對非人性的禽獸行為所作的、充滿憎恨的呼喊”,從而形成一種震撼人心,使人久久難忘的藝術魅力,達到了對形式感的追求與深刻的思想、強烈的情感有機的統一,成為西方現代主義雕塑中鮮明的政治思想內容和獨特的藝術形式完美結合的杰作。
    里維拉的雕刻《無限大》是安置在美國紐約市國立美國現代科學技術博物館前面廣場上的一座引人注目的城市雕刻。作者利用現代流行的不銹鋼材創造了一個似乎無始無終、一直處在運動狀態的曲線形。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它會呈現出各種不同的形態。在陽光照射下,不銹鋼材的不同的曲面會反射出豐富的光影變化。它與不斷變幻著的曲線形態給人以種種奇妙的感覺。由此可見,像《無限大》這樣的抽象雕刻,雖不表現某一特定的具體事物,但通過它的有意味的形式,仍能給人以一種美感,并使人感到藝術創造是無止境的。從西方傳統的寫實的雕塑演變到現代的各種形式的雕塑,無疑是雕塑藝術的重大發展。它生動地展示了人的創造力是無限的。
雕塑藝術的特點
  雕塑的產生和發展與人類的生產活動緊密相聯,同時又受到各個時代宗教、哲學等社會意識形態的直接影響。當人類還生活在天然巖洞中,需要與威脅生命的野獸作斗爭的蒙昧時期,就已經知道敲打石頭,并把它打擊磨制成銳利的武器或割削工具,進而運用審美意識和智能把一些可利用的物體雕磨成脫離實用的裝飾品,以至成為單純的雕塑作品。如在法國發現的15000年前舊石器時代的圓雕裸女和馬、野豬等動物浮雕,以及中國陜西何家灣和遼寧凌源、建平、東溝發現距今5000-6000年新石器時代的石雕、骨雕、陶塑、人像和女神彩塑頭像等。原始雕塑是在人類對自然力的崇拜和對動物的崇拜,以及描繪人類本身的過程中逐漸認識世界的一種反映。雕塑是一種永久性的藝術,古往年代的許多事物經歷史長河的沖刷下已蕩然無存,歷代雕塑遺產在一定意義上成為人類形象的歷史。3000年前的婦好墓雕刻,使人能追溯中國殷商時代的信仰、制度、文化與藝術。秦始皇陵兵馬俑再現了2000多年前統一中國的帝王大軍的威儀。西漢霍去病墓石刻大氣磅礴,反映了漢武帝開拓疆域的決心和漢朝國威。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雕塑藝術愈來愈證明它是時代、思想、感情、審美觀念的結晶,是社會發展形象化的歷史記載,是一代一代人向往追求的體現。
  雕塑是運用可塑性、可雕性的物質材料(如石、木、金屬、石膏、樹脂及粘土等),通過雕、刻、塑、鑄、焊等手段制作的反映社會生活,表達審美理想的具有三維實體的造型藝術,是一種靜態的、可視的、可觸的三維實體,以主體的造型形象和空間形式反映現實,稱之為“凝固的舞蹈和詩句”。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觀念的變化,在現代藝術中出現了反傳統的四維、五維雕塑、動態雕塑以及軟雕塑等。使人們改變了時空觀念,突破傳統的三維的靜態的形式,向多維的時空心態方面進行探索。
以可塑的(如粘土、油泥等)或可雕刻的(如金屬、木、石等)材料,制作出各種具有實在體積的形象。由于它占有三度(長、寬、高)空間,因此亦名“空間藝術”。也有稱之為“視覺藝術”或“觸覺藝術”的。一般分為圓雕和浮雕等。又可分為室外雕塑和室內雕塑。因材料能長期保存,并能起到裝飾和美化建筑、器皿等作用,故常帶有永久性和紀念性。我國在新石器時代時期,就并存著寫實與裝飾風格的雕塑,至今猶大量存在。商周時出現憩靜稚拙與寫實俏色的玉雕和嚴峻而神秘的青銅器浮雕,構成以幾何紋樣為主的裝飾風格。春秋、戰國的雕塑、風格多樣,并統一在強烈動感和裝飾變形之中。秦代雕塑以靜中有動、威儀棣棣的寫實風格,代替戰亂年代博斗感和裝飾風。漢代雕塑以深刻的內容和鮮明的動感,表現出社會現實的深度。到南北朝,石窯和寺廟的雕塑,風格和類別趨于繁多。唐代雕塑,造型豐滿優美,氣勢宏闊,流傳久遠。宋代雕塑精于表現現實生活,雕塑技法創新。清代雕塑則浮麗而繁瑣。雕塑藝術多半通俗易懂,能突破語言、文字、國家及民族的限制,形象地記錄科學、文化、經濟、政治、軍事、風俗等社會生活,具有相當大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是研究人類歷史的珍貴資料。
默塑
 雕塑術語。雕塑習作的一種。一般指在對人(或物)作雕塑寫生的基本練習結束后(或練習中),進行只憑記憶、不看對象的塑造。是基本訓練的課程之一。它能鞏固形象記憶,加強對人物自然規律的理解。
速塑
雕塑術語。雕塑習作的一種。一般指在短時間內、用簡要的方法、將塑泥或可塑性材料塑造出對象動作形相和神韻的小品雕塑。是一門獨立的課程,也是收集立體形象素材的快速方法。可以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形象的記憶力及迅速描繪對象的能力。
石雕
亦稱“石刻”。雕刻藝術之一。為我國五大雕塑傳統(陶、木、石、銅、泥)的組成部分,是按材料分類之雕塑品種。古代大型石窟、摩崖、陵墓雕刻與建筑雕刻,絕大多數用石雕成,現仍保存大量的石窟。秦代的石鯨魚是巨大的石質雕刻,玉石雕刻則多為小型。學中用材料為大理石(漢白玉是其中之一)、青石、花崗石、砂石等。由于石的原材料得諸自然,且能長期保存,故石雕成為大型紀念性與裝飾性雕刻的主要藝術品種。傳統石雕,是以斧、錘、鑿等作為工具,近代有采用甘油、火藥及簡單機械替代的。因石雕品種繁多,色澤紋理絢麗多彩,與天空地貌融為一體,材料質感和景物協調一致,如樂山大佛等,給人以崇高和美的享受。
木雕
雕刻藝術之一。為我國五大雕塑傳統(陶、木、石、銅、泥)的組成部分,是按材料分類之雕塑品種。常用的有楠木、樟木、柏木、黃楊、龍眼木、紅木、梨木、楊木、桑樹根及其他果木;一般構圖都以圓木周邊寬度為眼,以雕刻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樓臺亭閣、動物水禽等室內小型題材作品為主。講究刀法和風格,以及利用木料本身自然的特點去尋找材料內在的表現力,在表面的色澤、紋理、結構等微妙的變化中相形度勢,因材施藝、量形取材,加以斧鑿,在藝術上有獨特的趣味。我國有長期的木雕傳統,如楚墓木雕及魯班做木雕的傳說等,而木構古建筑的各部位裝飾,大量使用木雕配合,則是建筑建筑的主要組成部分。室內的木雕也有大型的,主要用作宗教的偶像,雍和宮的巨型獨木大佛及承德的粘拼木塊制成的巨型觀音像都是木雕名作。
骨雕 
亦稱“骨刻”,雕刻藝術。按材料分類之雕刻品種之一。指在動物骨頭或骨制品上雕刻的花紋或物像。因為骨質細密堅實,適于精雕細琢那些較為精美的形象。人類祖先用粗獷的骨雕制品開創了中國的雕塑藝術。距60~1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周口店山頂洞遺址出土的骨針,是我國最古老的雕刻品之一。始于原始社會,是介于繪畫與雕刻的一種藝術。到了新石器時代是形式多樣的小型雕刻品,其骨雕有了長足的發展,有陰紋線刻、薄浮雕紋、圓雕等多種形式的裝飾物品。
骨雕筒
新石器時代骨雕工藝品。1959年山東泰安大汶口出土。這些骨雕器皿利用動物肢骨空腔,就材成形,或圓形或三角形,高6——8厘米。器壁有多種形式的裝飾加工,或刮磨或雕刻(如剔地凸起的弦帶紋、陰刻溝條等),有的穿孔鑲嵌綠松石。
貝雕
用有色貝殼雕刻或鑲嵌成的工藝品。早在宋元前后,我國民間就流行有螺細鑲嵌和貝帖等工藝等。品種有:各種人物、動物、花卉、掛屏等陳設品;各種文具、煙具、臺燈等生活用品。色彩富麗,形狀奇異,自然美觀。主要產區有遼寧大連、山東青島、廣西北海、廣東陸豐等地。
磚雕
一種民間雕刻工藝品。指用鑿和木錘在磚上鉆打出各種人物、花卉等簡單圖像,作為建筑上某一部位的裝飾品。種類有浮雕、多層雕、堆磚等。以北京、安徽、浙江、山西、江蘇等地所產較出名,風格上南方絞纖細,北方較渾厚。
泥塑
亦稱“彩塑”。一種傳統雕塑工藝品。是在粘土里摻入少許棉花纖維,搗勻后,捏制成各種人物的泥坯,經陰干,先上粉底,再施彩繪。最著名的彩塑如敦煌莫高窟的菩薩和太原晉祠的宮女,無錫的“惠山泥人”及天津的“泥人張”,各具風格。
彩陶設計
我國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工藝第一次揭示的工藝美術創作設計。其主要內容是:彩陶設計與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的不可分割性,彩陶設計的適應性與審美性的辯證統一,彩陶裝飾的從屬性和相對獨立性等。 
    泥塑俗稱“彩塑”。中國民間傳統的一種雕塑工藝品。制作方法是在粘土里摻入少許棉花纖維,搗勻后,捏制成各種人物的泥坯,經陰干,禿上底粉,再施彩繪。
    做源人殉葬,做佛像膜拜,做“耍貨”玩賞的民間風俗,是中國泥塑藝術得以發展的主要原因。至唐宋時代,泥塑藝術發展到盛期,著名泥塑有甘肅敦煌莫高窟的菩薩,山西太原晉調的宮女等。至清代,泥塑形成南北兩著名流派:北方有天津“泥人張”,南方有無錫惠山泥人。“泥人張”指天津泥人張長林,是捏塑世家,作品以寫實為特色,人物造型,音容笑貌,色彩裝飾,無不強調一個“像”字。其子張兆榮、孫張景桔繼承祖業,為中國彩塑藝術作出貢獻。惠山泥人又可分兩類:一類“泥要貨”供兒童玩耍、“大阿福”是最典型的作品。其造型豐滿活潑、渾厚簡練,色彩明朗熱烈,富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另一類為“手捏戲文”,主要塑造戲曲人物。這類泥人很注意種態刻畫,造型適當夸張,表現技法精練,色彩純樸、深厚,實有江南地方特色。現代著名藝人有胡新明、王忠富、于慶成等人。此外,陜西鳳翔、河北白溝河、蘇州虎丘等地亦為著名的民間泥塑重要產區。
我國泥塑藝術可上溯到距今4千至1萬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史前文化地下考古就有多處發現。浙江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陶豬、陶羊時間約為6千至7千年前左右;河南新鄭裴李崗文化遺址出土的古陶井及泥豬、泥羊頭時間約為7千年前。可以確認是人類早期手工捏制的藝術品。
    自新石器時代之后,中國泥塑藝術一直沒有間斷,發展到漢代已成為重要的藝術品種。考古工作者從兩漢墓葬中發掘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有為數眾多的陶俑、陶獸、陶馬車、陶船等等。其中有手捏的,也有模制的。漢代先民認為亡靈如人生在世,同樣有物質生活的需求。因此喪葬習俗中需要大量的陪葬品,這在客觀上為泥塑的發展和演變起了推動作用。
    兩漢以后,隨著道教的興起和佛教的傳入,以及多神化的奉祀活動,社會上的道觀、佛寺、廟堂興起,直接促進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藝術的發展。到了唐代,泥塑藝術達到了頂峰。被譽為雕塑圣手的楊惠之就是唐代杰出的代表。他與吳道子同師張僧繇,道子學成,惠之不甘落后,毅然焚毀筆硯,奮發專攻塑,終成名家。為當世人稱贊:“道子畫,惠之塑,奪得僧繇神筆路”。
    泥塑藝術發展到宋代,不但宗教題材的大型佛像繼續繁榮,小型泥塑玩具也發展起來。有許多人專門從事泥人制作,作為商品出售。北宋時東京著名的泥玩具“磨喝樂”在七月七日前后出售,不僅平民百姓買回去“乞巧”,達官貴人也要在七夕期間買回去供奉玩耍。
    元代之后,歷經明、清、民國,泥塑藝術品在社會上仍然流傳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既可觀賞陳設,又可讓兒童玩耍。幾乎全國各地都有生產,其中著名的產地有無錫惠山、天津“泥人張”、陜西風翔、河北白溝、山東高密、河南浚縣、淮陽以及北京。
泥塑的基本用料——泥土需精心準備,一般選用帶些粘性又細膩的土,經過捶打、摔、揉,有時還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紙或蜂蜜。泥塑的模制一般分為四步:制子兒、翻模、脫胎、著色。制子兒就是制出原型,找一塊和好的泥,運用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好一個形象,經過修改、磨光、晾干后即可,有些地方還要用火燒一下,加強強度。翻模就是把泥土壓在原形上印成模子,常見有單片模和雙片模,也有多片模。脫胎就是用模子印壓泥人坯胎,通常是先把和好的泥搟成片狀,然后壓進模子,再把兩片壓好泥的模子合攏壓緊,再安一個“底”,即在泥人下部粘上一片泥,使泥人中空外嚴,在胎體上留一個孔,使胎體內外空氣流通,以免胎內空氣壓力變化破壞泥胎。最后一道工序是著色,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說。一般著色之前先上一層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潔,便于吸收彩繪顏色,彩繪的顏料多用品色,調以水膠,以加強顏色附著力。
 
友情鏈接: 全國石雕石刻設計大賽 浴心陽雕刻 卓克雕塑網 雕刻學校 點擊發送消息給對方申請鏈接
Copyright ? 2009-2014 北京石窩雕塑藝術學校 ┊ 地址:北京市房山區大石窩鎮政府東側 ┊ 京ICP備14050345號-1 Powered by 重慶網站建設京公網安備 11011102001083號
三分快3官网--[三分快3官网]--欢迎你